传统汽车悬架系统由弹性元件、减振器、导向机构等部件构成,负责连接汽车车身、底盘与车轮,传递其相互作用的力和扭矩,并缓和路面传来的冲击。与传统悬架相比,空气悬架结构上最大差异在于弹性元件的升级,并新增电子控制系统及气泵等部件,赋予悬架智能主动调节功能,具有操控稳定、高度可调、质量更轻、减振效果佳等优势。
空气悬架在欧美成熟汽车市场渗透率较高,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,高级大型客车的渗透率已达100%,在中、重型货车和挂车上超过80%。在国内,随着智能电动车市场快速发展,在消费升级、自主品牌高端突破及零部件国产化降本推动下,空悬正从60万以上的豪华车渗透至30万元区间造车新势力的选配甚至标配产品;叠加商用车领域,法规要求特定特定货车及半挂车强制安装空气悬架,共同驱动空气悬架渗透率快速提升。天风证券预计,2025年国内乘用车及商用车空气悬架市场空间将达到288亿和59.4亿元,复合增速分别为61.1%和12.7%。
空气悬架核心部件技术壁垒较高,过去主机厂主要采购大陆、威巴克、AMK等外资供应商的成熟产品为主。出于降本及软硬件解耦考虑,国内车企或逐步倾向于自研空气悬架控制单元及算法(最终集成至底盘域控制器中),并将硬件总成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、空气弹簧、传感器等部件分别采购,最后再由主机厂主导集成,这为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单点突破带来机遇。未来随技术及产品不断成熟,有望凭借快速响应及本土配套优势加速国产替代。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。
上一篇: 【博永行业】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的投资机会
上一篇: 【博永行业】钾肥行业投资机会